人才缺乏、基础建设不完善,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这些挑战
“高等教育的缺乏数字化转型痛并快乐着。” 近日,基础建设在慧科高校教育数字化发展论坛上,不完慧科集团总裁刘媞提出上述观点。善高她认为,等教一方面数字化为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育数提升,尤其是字化转型教育的公平性、创新及组织效率上。面临但高校在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挑战过程中,仍面临不少困境。缺乏 最大的基础建设难题是基础建设不够完善,缺乏一些应用创新的不完场景;其次是现在的组织结构难以支撑专业化的数字化能力队伍的搭建;第三是数字化转型当中的组织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革,而这样的善高变化往往都会带来转型的阵痛。 行业协会智能应用服务分会秘书长邱钦伦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。等教 首先,育数帮助学校建立数据资产,发展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能力。其次,数字资产积累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,学校需注重数字化转型人才的培养。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大数据系副教授刘经纬称,“我们更关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尤其疫情上网课期间。” 例如,中国大学慕课一场直播有几千人参加,如果没有数字化的实时反馈互动系统,很多人就会离开。他进一步表示,“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机制,一门网课可以支撑超百万人的学习,之前不敢想象的一些工作,普通学校的老师也能做到。” 刘经纬认为,校企结合是将来的趋势,由高校提供一线经验,企业有先进的开发能力和技术。 论坛上,多位业内专家都提到数字化人才缺口巨大的困境。百度智能交通业务教育行业解决方案总监苏磊表示,“智能网联汽车岗位的人才供需完全不平衡,根据第三方机构的人才需求报告预测,2025年,汽车行业人才缺口将达到100多万。” 苏磊认为,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的匹配度不高,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也不足,进一步加剧了人才供需不平衡。 “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缺口在40万人左右。高校每年只能培养4000多人。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胡远奇表示。 胡远奇指出:“大量的人才缺口需要新型的教育途径来填补,数字化教育是解决人才缺口最有效的方法。”传统的理论计算推导、设计方法无法很好地体现实际介入的工作状态,而数字化仿真是必备手段。 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教育行业总监秦莉建议,企业要多为高校人才提供实训机会,让经验丰富的员工为年轻一代提供辅导,实现企业、学校、员工的三方共赢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今年前十月我国酒类及饮料累计出口金额上涨27.1%
- 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宇燕:今年亚洲经济增速预计为4.8%左右
- 青茄子售价涨至24元一斤,上海公布3起价格违法典型案例
-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:预计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显著快于全球平均水平
- 邦达亚洲:多重利好因素支撑 美元指数刷新6日高位
- 暴跌25%!奈飞吞下俄罗斯苦果?
- 上海新增7例死亡病例,疫情呈下降趋势,两区社会面清零!3名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被免
- 百亿私募热议下调止损线,避免底部割肉!一年期业绩曝光,34家备案按下暂停键?
- 图解 | 上海再推生物医药新政: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
- 民航局发布关于“3•21”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初步报告的情况通报
- 成为负极和偏光片双龙头,杉杉股份去年净利增长23倍
- 俄乌冲突第56天:俄军继续为马里乌波尔被困者开辟撤离通道
- 上海加强房屋租赁监管:企业“二房东”须开立资金监管专用账户
- 连花清瘟是如何成为爆款的?
- 提供微信公众号“刷量”服务 北京一公司被判赔偿腾讯108万
- 毫末智行发布城市辅助驾驶系统 计划未来两年落地100个城市
- 欧洲央行管委Centeno:12月加息低于75个基点的条件已经具备
- 成都某公司招聘前台要求“头发浓密”,法治日报:部分奇葩规定涉嫌违法
- 管清友:长期来看,中国还是世界资产高地,不必过分悲观
- 泰达宏利基金:业绩拖累板块回调,市场焦点存在微妙改变
- 搜索
-